小额诉讼程序
小额诉讼程序是一种简化版的民事诉讼程序,旨在高效、快速地处理小额民事纠纷。以下是小额诉讼程序的主要步骤和要点:
1. 起诉 :
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立案庭递交诉状。
2. 立案审查 :
法院审查是否符合立案条件,通知当事人7日内交诉讼费,交费后立案。
不符合条件则裁定不予受理或驳回起诉,不服可10日内上诉。
3. 起诉受理 :
法院5日内将起诉状副本送达对方当事人,对方15日内答辩。
4. 排期开庭 :
提前3日通知当事人开庭时间、地点、承办人,公开审理需提前3日公告。
5. 开庭审理 :
宣布开庭,核对当事人身份,宣布合议庭成员,告知权利义务,询问回避申请。
6. 达成调解协议 :
制作调解书,双方签收后生效。
7. 未达成调解协议 :
合议庭合议作出裁决(宣判),同意判决的自动履行或申请执行,不同意判决的10日内上诉。
小额诉讼程序的特点包括:
一审终审 :小额诉讼案件实行一审终审制,即判决后即生效,不可上诉。
程序简化 :相比普通程序,小额诉讼程序在答辩期限、举证期限等方面时间较短,程序更加简便快捷。
标的额限制 :通常以当地上年度就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的百分之三十为限。
适用范围 :适用于事实清楚、权利义务关系明确、争议不大的简单民事案件,如买卖合同、借款合同和服务合同纠纷等。
小额诉讼程序的实施有助于减轻当事人经济负担,提高司法效率,及时解决纠纷。需要注意的是,小额诉讼程序的具体操作可能因地区法院的规定而有所不同。
其他小伙伴的相似问题:
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范围有哪些具体案例?
小额诉讼程序与普通诉讼程序有何不同?
小额诉讼程序开庭时间一般是多少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