> 文章列表 >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(有朋至远方来)

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(有朋至远方来)

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(有朋至远方来)

很多人对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,有朋至远方来不是很了解那具体是什么情况呢,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瞧瞧吧!

1、这句话的意思为: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出处:春秋·孔子论语》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?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?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?”曾子曰:“吾日三省吾身:为人谋而不忠乎?与朋友交而不信乎?传不习乎?”白话释义:孔子说:“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,不也很快乐吗?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,不也很高兴吗?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,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?”曾子说:“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,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 ?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,诚实呢? 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? ” 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: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之风,倡导仁义礼智信。

2、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,有弟子三千,其中贤人七十二。

3、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,晚年修订《诗》《书》《礼》《乐》《易》《春秋》六经。

4、孔子去世后,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,整理编成儒家经典《论语》。

5、 孔子在古代被尊奉为“天纵之圣”“天之木铎”,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,被后世统治者尊为孔圣人、至圣、至圣先师、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师、万世师表。

6、其思想对中国和世界都有深远的影响,其人被列为“世界十大文化名人”之首。

7、随着孔子影响力的扩大,祭祀孔子的“祭孔大典”一度成为和中国祖先神祭祀同等级别的“大祀”。

8、内容简介:此书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,是一部以记言为主的语录体散文集,主要以语录和对话文体的形式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,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、审美、道德伦理和功利等价值思想。

9、《论语》内容涉及政治、教育、文学、哲学以及立身处世的道理等多方面。

10、早在春秋后期孔子设坛讲学时期,其主体内容就已初始创成;孔子去世以后,他的弟子和再传弟子代代传授他的言论,并逐渐将这些口头记诵的语录言行记录下来,因此称为“论”;《论语》主要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,因此称为“语”。

11、清朝赵翼解释说:“语者,圣人之语言,论者,诸儒之讨论也。

12、”其实,“论”又有纂的意思,所谓《论语》,是指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载下来编纂成书。

13、现存《论语》20篇,492章,其中记录孔子与弟子及时人谈论之语约444章,记孔门弟子相互谈论之语48章。

14、作为儒家经典的《论语》,其内容博大精深,包罗万象,《论语》的思想主要有三个既各自独立又紧密相依的范畴:伦理道德范畴——仁,社会政治范畴——礼,认识方法论范畴——中庸。

15、仁,首先是人内心深处的一种真实的状态,折中真的极致必然是善的,这种真和善的全体状态就是“仁”。

16、孔子确立的仁的范畴,进而将礼阐述为适应于仁、表达仁的一种合理的社会关系与待人接物的规范,进而明确“中庸”的系统方法论原则。

17、“仁”是《论语》的思想核心。

18、作者:子衍学而第一1.1子曰:“学而时习之,不亦说乎!有朋自远方来,不亦乐乎!人不知而不愠,不亦君子乎!”..................我们来看孔子怎么说,“有朋自远方来。

19、”修行到某一刻,突然见到了另一个自己,因为这个说不出来名字的生命体是自己在修行中生发出来的(当然,?本来就是存在的),不知道怎么命名,只好用个“朋”字,表示是和现在的自己一样。

20、“远方”是形容难得,太难得了不是吗?长这么大,第一次见到从自己心中生出来个不知名的生命,跟自己一样(这个生命形态还会变化,这是后话在此不提)。

21、其实孔子已经暗示了,是“自,远方来”,不是来自远方的别人,正是远方的自己!难得一见的另一个自己!这另一个自己长什么样呢??不是只有一个相,?可以千变万化,所以不能说具体哪一个相是?。

22、那怎么理解呢?我就以“智慧”来命名?。

23、因为?“体”无质,“相”无数,“用”各异。

24、这个“用”就是智慧。

25、什么意思,?所展示的一切都代表智慧,所以我用智慧来命名?!前面我讲过,人来自于哪里?智慧。

26、智慧能变成人,那智慧能不能化神呢?可以。

27、这个观念很重要。

28、你别以为智慧只能变成人,动物也是智慧变的,比人类更高级的生命也是智慧变的。

29、我换一个大家好理解的说法。

30、当你的智慧显露出来的时候,是不是如同看到了一个老朋友,因为?就在你内心的精神世界。

31、你过去没有发现啊,现在是不是发现了?过去是不是没有见过?所以好像不是你一样。

32、你发现了另外的自己,这下能听懂吗?你们看这个朋字怎么写的?不带:俩儿一样的月。

33、师:俩一样,就是肉体的自己和精神的自己,为什么呢?因为同源。

34、出尘:自性显露。

35、师:对,借这个“朋”字,因为?本来就是你,只不过你以前没有看到。

36、为啥说这个“朋”自远方来,难得不难得?你们到目前为止见过没?众:没有。

37、师:所以形容见面难得称为“远”,这个“朋”真难得,虽然说在你的体内(说体内也是方便说,其实不在体内也不在体外),但你以前从未发现,你发现了你老朋友在你身边你高兴不高兴?你找到?了你太高兴啦!这个叫“乐”。

38、为啥叫乐呢?它是“悦”的升级版。

39、你第一次开悟的时候,你还没有意识到这是智慧。

40、智慧刚开始闪现一下,叫做“悦”。

41、等到你智慧不停闪现的时候,等?真面目逐渐出来的时候,这个时候你喜悦的程度是不是加深了?这个时候我必须借助佛家专用语了,因为佛家在这个层面上阐述的最清晰明了。

42、佛家管“时习”叫做“禅悦”,这个“朋来”的层次叫“定乐”。

43、“禅悦”和“定乐”不是一个层次。

44、禅悦是初开悟时的喜悦,也叫“未到地定”。

45、那“未到地”又是啥意思?(未完待续)有朋自远方来。

46、诚抖喜识艳朋,。

本文【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的意思(有朋至远方来)】到此讲解完毕了,希望对大家有帮助。